台州港作为浙东南区域性重要港口、一类开放口岸和长三角港口群中距台湾最近的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70多个。近年来,随着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台州水域海上散装油类等危险货物运输量高速增长,辖区现有危货码头22座,2012年载运危险货物船舶进出港3100余艘次,危险货物吞吐量1800余万吨。同时台州海域是南北航线必经通道,交通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的特性使水域污染事故发生概率增高。2005年以来,台州水域已发生6次船舶污染事故,仅5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就有3起,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建立完善港口船舶污染事故应急体系迫在眉睫。台州海事局从辖区整体溢油应急防备目标通盘考虑,主要从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的编制、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制定、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库的建立着手,因地制宜的构建港口船舶污染应急体系。
一是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2007年,台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实施了《台州市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落实《台州市海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附件 III《污染突发事件反应方案》,台州海事局制定了《台州海事局船舶溢油应急反应内部运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台州海事局内部各有关部门在船舶溢油应急反应工作中的职责和运作程序,建立制度化的长效应急反应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台州市溢油应急规划建设。为了分析台州海域船舶溢油的高风险因素,确保台州市拥有与船舶污染风险相配套的应急能力,制定降低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统筹辖区内各类应急资源,保护敏感的自然环境和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台州市政府委托台州海事局着手开展台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的编制启动工作。11月份通过招投标签订了报告编制合同,预计一年内可编制完成并发布。
三是大力推进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2012年年底,继宁波、舟山等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之后,交通运输部在台州建立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小型库,该设备库拟建区域在台州头门岛西侧,工程计划建设设备库房一座,配套建设设备操作演练和清洗训练场地等配套设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浙江南部广大海域溢油应急处理力量的缺失,保护浙江沿海,尤其是台州及其邻近海域的水域环境,防治船舶污染,并能重点提高台州对抗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建成之后将达到一次性一次清污能力200吨的能力。目前,台州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工可报告于11月在温州洞头通过评审。
四是整合防污染资源提升应对能力。严格落实《防污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溢油污染应急设备的配备要求,强化辖区应急设施储备,提高防污染应对能力。目前,台州辖区政府层面的溢油应急防备力量主要为海事配备的围油栏3100米、手持喷洒装置5套、吸油拖栏1000米、化学品吸附材料1.5吨以及浮动油囊、高压热水清洗机等设备,一次性一次清污能力可达50吨。同时2011年,辖区组建成一家二级资质的专业船舶污染清除公司,该公司配备了应急处置船1艘、辅助船舶6艘、围油栏4200米、收油机2台、喷洒装置6套、应急卸载泵2套、吸油毡6吨等设备。近几年,通过防污染专项验收等海事监管工作,推动社会辅助溢油应急力量的发展,主要有港口码头船厂围油栏12060米、收油机13台、喷洒装置4套、吸油毡20.11吨、消油剂16.49吨等设备。
五是促进溢油应急队伍的建设。2011年以来,台州局共积极选拨和推荐港口清污单位、船厂和码头 50 余人参加了部局、浙江局组织的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培训,不断推动专职和兼职应急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来,在台州局的大力推进下,台州辖区的政府溢油应急力量、社会专业和辅助溢油应急力量得到快速的补充和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功能配套的清污设施设备规划布局不合理、区域协调和单位联动机制不够完善、无专业的溢油应急队伍等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台州辖区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台州局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完善港口船舶污染应急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积极发挥海事的专业特长,为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以及设备库投产运行后的管理、维护建言献策。二是整合港口防污应急资源。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有重点的稳步推进防污染专项验收工作,对不同类型的码头、不同等级的修造船厂逐步推进,优化防污染设备和器材的投入。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港口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推动政府积极协调海事、公安、港航等有关单位,完善应急组织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体现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的体系特点,从而提高应急执行效率。同时开展高级指挥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组织有针对性或接近实战水平的演习和演练,不断提高防污染应急指挥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协作配合的默契度,切实提高溢油应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