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创的滩涂溢油回收两栖车(船),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试制刚一结束后便立刻被中石油“收入囊中”。作为全球第一台滩涂溢油回收两栖船,它不仅可以在水、陆、滩涂自由行走,还可以有效地对滩涂溢油进行回收,解决了以往滩涂地、沼泽地带发生溢油时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的难题,进一步为海洋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与其他行业相比,溢油回收的领域相对较窄。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可以说是打开市场大门的关键“钥匙”。对此,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将“升级”研发基地,计划于明年6月迁至蓝色硅谷,联合科研院所进一步打造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时聚引数十家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而填补国内溢油回收领域的空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坦克”变身滩涂收油机
“海面上出现漏油情况后,经常会"污染"滩涂地、破坏生态环境。以前如果在滩涂上出现油污,没有任何机器可以"走进去"处理,人要想走进去也很困难,行动效率非常低,不仅耗费的时间长,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锐告诉记者。“设备要想顺利通过水面、陆地到达滩涂,并在滩涂进行溢油回收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我们就想,为什么不能把其他领域的设备应用到溢油回收领域呢?”
经过2~3年的研发,滩涂溢油回收两栖船“横空出世”,远远看上去与坦克非常相似。“滩涂溢油回收两栖船配备了多种不同装置,其中,履带系统可以推动它在陆地和滩涂上行走,螺旋桨系统则推动它在水中行走。”何锐告诉记者,“如此一来,该设备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实现了技术间的跨界与融合,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中石油“抢鲜”订购第一单
目前,光明环保已经研发出两种型号的滩涂溢油回收设备,收油能力达到了每小时10~30立方米。“小型设备长约6米左右,体积轻、便于运输,但是容量较小、收油效率相对较低;大型设备体积约为小型设备的6倍,体型相对笨重,但是容量大、收油效率较高。”“小型设备每台售价约为100~200万元,大型设备每台售价约为300~400万元,然而我们投入的研发经费要远远超出产品的售价。”与每卖出一件产品就可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不同,光明环保研发的溢油回收设备通常是先投入,打开市场后才有回报。虽然溢油回收的市场相对较窄,但何锐认为,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大型设备已经被中石油订购,初步预计每年将生产5艘滩涂溢油回收两栖船,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万元左右。”
蓝色硅谷明年迎“新客”
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推广,“技术”都是占据市场高地的制胜“法宝”。作为岛城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光明环保决定进一步加强研发“龙头”,在蓝色硅谷建设2万平方米的研发基地,聚拢一批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吸引溢油回收领域内的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入驻研发基地,在完善配套产业链的同时,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点带面”形成的群聚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研发能力。
虽然与其他产业相比,溢油回收领域相对专精特新,但这并不影响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溢油回收是保障经济建设的一道“防火墙”。
专家认为,船舶泄漏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是造成海上溢油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据了解,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溶解氧,因此,一起大规模溢油污染事故能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导致大量鱼虾死亡,降低海产品的食用价值。而浮油一旦被海浪冲到海岸,还会破坏海产养殖和盐田生产,污染滨海旅游区,从而降低海洋生产力,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
所以,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在蓝色硅谷新建的研发基地,并不仅仅是研发大本营的搬迁那么简单。新基地建成后,将形成科技企业的聚集区,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而研发能力的提升,也将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有助于填补国内溢油回收领域的空白,从而激发市场潜力,带动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