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1.84万公里,然而,环保部门所需的专门海洋监测环境监测站只有3个。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建成后,实现了对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和赤潮、污染事故的预警。
“海洋污染物的80%以上来自于陆地,绝大部分河流污染物(除内陆河)大部分最终会进入海洋。对陆地污染物、近岸海域和海洋的污染状况进行监管,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必要,更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所在。”
说这番话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罗金福。
“努力说清广西入海污染源状况,说清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这三个“说清楚”是监测中心站的工作目标。
然而,监测广西境内全长1600公里的海岸线以及更加广阔的近海海域,仅靠中心站几十号工作人员,显然非常困难。
那么,罗金福“三个努力说清楚”的底气从何而来呢?
他的底气源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海上环境实时自动监测网络——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这个网络犹如为环保部门安上了“千里眼”。
“千里眼”把近岸海域环境“说清楚”
我国海岸线漫长,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大陆海岸线1.84万公里。然而,环保部门所属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站只有3个,分别是福建省近岸海域监测站、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环境监测面临着力量薄弱而任务重大的情况,虽然海洋、气象部门主要负责海洋监测的工作,但监测数据中关于水质环境监测的参数相对较少,环保部门对入海污染物和海洋污染物事故监控困难重重。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沿海的三个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将重点建设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区。
面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压力逐渐增加的趋势,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意识到,现有的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手段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能实时监控预警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于是,2010年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建成,系统由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监控中心组成,覆盖了赤潮多发区、河口入海处、排污区、港口区、养殖区、省边界等近岸的重点海域,涵盖了广西所属沿海海域。
监测网络填补了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的空白,实现了对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和赤潮、污染事故的预警,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在位于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控中心,自动监测室主任蓝文陆博士打开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展示平台,大屏幕直观简约、互动灵活地显示着随时变动的监测数据。蓝博士介绍说,“这些海上自动监测站分为A、B两种类型, B型自动监测站能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电导、盐度、浊度 、叶绿素及蓝绿藻等8个参数,每30分钟监测一次;A型自动监测站增加了亚硝酸盐、硝酸盐及磷酸盐等3项营养盐指标,每4小时监测一次。其中2个浮标上安装有气象监测仪,气象参数每15分钟采集一次。”
海上自动监测浮标小的直径仅一两米,用太阳能板供电,具有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功能,通过主控电脑进行定时采样、分析、自动存储,监测数据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传输回监控中心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海水环境的实时监控。水质异常时,通过“千里眼摄像系统”,可每分钟拍摄一次海水水质情况,及时传回监控中心,利于准确判断水质情况。
针对广西两条污染物输入量最大的河流(南流江、钦江),在入海口还专门设置了两个自动监测站。由于陆地条件更优,监测站内置设施更加完善,数据更加丰富准确,监测入海污染物更加便捷高效。
2011年,实现了自动监测网络数据与广西环境在线平台联网,数据每天上传,决策层可及时了解掌握近岸海域环境信息,更利于决策和统一指挥。
监测中心站还扩展了数据的应用,除编制海洋环境质量周报和月报外,数据每年也要上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另外,面向社会每月报告一次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数据对近海养殖具有参考价值,关注的民众可以在网络上查看。
从手工到自动 监测能力跨越式提升
过去,监测人员需定期坐船出海、采样、送回实验室,再通过仪器分析,才能获得基本环境质量信息,花费的人力大、时间长。现在,海上在线监测设备,一个标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实验室,只需设定好程序,就可以24小时在线采样分析、获得数据信息,监测中心站审核通过后再传输到环保厅,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罗金福介绍说,自动监测、手工监测是海洋环境监测专业站平行使用的两个常规手段。对于近岸海域的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生态质量每个季度进行常规手工监测;对于入海河流每个月手工监测其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入海量;对直排入海污染源则每季度进行人工监测。当自动监测发现异常,还会派人到现场用人工手段再次确认,目的都是确保数据准确性。
自动监测网络建成后,在环境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蓝文陆博士举例说:“比如对赤潮的监测,过去是用肉眼看,现在是数据先看到,再派人到现场详尽了解状况。监测相当于医院的体检,其他业务部门负责治疗。广西海岸线1600公里,从北仑河口到两广交界地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 16个监测点24小时不间断获取水质变化信息,赤潮发生不但可以提前1~3天预报,其他污染事故一旦出现也能及时发现。”
自动监测网络维护也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必要条件。自动监测网络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每年维护费用仍需数百万,由专业第三方运维公司负责,每半个月定期派人到现场维护清理设备、校准数据,保证浮标运行正常、数据准确。
开发预警体系 “千里眼”将有升级版
蓝文陆博士介绍说,目前的自动监控网络还只是对近岸海域初步的监测、预警,未来将提升自动监测网络并整合其他监测资源,集成构建一个环境监控与预警体系。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实现对陆源与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综合监测,实现对近岸海域整体环境信息的监控预警。
2012年,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华南环科所协作,提出了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监控与预警体系研究课题,目标是整合利用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环境卫星遥感、入海河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沿海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各种资源,建立天地一体化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控及预警体系,实现对沿海工业企业和整个海域的动态监控和预警,形成“海陆统筹”、“天地一体”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罗金福表示,目前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积极探讨,按照分步实施原则,着手逐步推进:一方面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增加石油类、氨氮等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建设斜阳岛环境背景监测站;另一方面规划在南流江、钦江、茅岭江、北仑河各新建1个入海河口自动监测站(南流江、钦江原已各建一个),6个入海河口自动监测站形成入海河口自动监测网络,实现海河联合监控。
“这套网络既为海洋环境监测服务,更是为政府管理服务。一旦建设起来,将能及时、全面、更好地协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添砖加瓦。”罗金福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