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域,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溢油现场,用精湛的技术迅速清理油污水,还海面以清洁。10年来,他们参与了若干重大的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呵护了海洋生态,人们将其称为“海上应急队”。经过10年的锤炼,这支队伍已经成为国内溢油应急响应的领军者,高水平的装备和先进的技术体系,为海洋环保构筑了可依赖的屏障。
他们,来自海油发展采油环保服务公司(简称环保公司)。
2月26日,随着深水环保船技术人员进驻现场,中国海油开工新建4条环保船。建成后,该公司将拥有9艘环保船和8个应急基地,溢油应急响应装备能力独步国内。
一直以来,中国海油认真履行央企职责,在确保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安全环保的同时,还力抓溢油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生于高端,勇当环保排头兵
将安全环保理念融入血液中,是中国海油与生俱来的气质,因此环保工作走在了行业前列。2001年,当合作开发的几家外国公司提出要将国际溢油应急响承包商引进中国海域时,总公司毅然提出自主发展此项业务,建立中国海油自己的溢油应急响应体系。
经过两年的酝酿、调研和准备,2003年,中国第一家按国际惯例和标准运作的专业化溢油应急响应公司——环保公司成立,从此拉开了中国海油溢油能力建设的序幕。
海上溢油资源建设是一大重点,自成立之初,中国海油就以区域化、模块化为原则,进行溢油应急响应基地建设;同时以专业化、系列化为原则,进行环保船研发建造,提高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
如今,中国海油在沿海地带,自北而南,先后设立了8个溢油应急基地,总面积达20600平米,溢油应急响应基地网络可覆盖中国沿海海域;撇油器105套,围油栏58265米,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最高2000方/小时;拥有9艘环保船(其中4艘在建),可形成2~6小时应急响应圈。在国际石油公司中,中国海油自持溢油应急设备水平排名第一,溢油应急响应能力国际排名第四。
从2007年,中国海油第1艘环保船在山东乳山船厂开工建造,到2013年,中国海油第9艘环保船签订建造合同,环保船将溢油应急事故的处置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海洋石油252为例,溢油检测范围半径可达4海里区域,同时处理40米宽油带,每小时处理污油200吨。与渔船等非专业船舶瓢舀手捞的清污方式相比,专业化环保船凭借专业溢油回收装置,眼疾手快,溢油收集速度与效率让前者望尘莫及,专业化溢油应急装备的重要性也为业界所认识。
2011年9月20日,中国海油环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作为中国海油第一个以环保科研为主的企业智库,环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溢油应急、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减排等环保领域展开科研攻关,为中国海油积极应对海上作业可能出现的环保风险提供人才支撑与技术支持。
据海油发展采油公司总经理亓俊良介绍,为提高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到2020年,应急基地将达到18个,溢油应急响应网络覆盖整个中国海域;各种系列的环保船15艘,响应速度在“2-6小时溢油应急响应圈”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立足预防,市场化专业运作
溢油应急业务起步后,中国海油致力于其市场化运行机制与专业化服务模式的探索、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从最初的“零成本”运作到专项资金运营,从最初以溢油应急响应为目的的单一模式发展为以溢油防控为中心,从后端处置到前端预防,覆盖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全过程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通过专业化的“菜单式”培训服务,标准化的溢油应急响应程序,科学化的溢油应急方案,中国海油形成了集溢油应急计划编制,设备设施维保,设施溢油隐患排查,溢油应急培训、演习、指导及实战于一体的溢油应急服务链,涵盖4大类、14项溢油应急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油田生产过程的全覆盖。目前,这种溢油应急模式已在中国海油433个海上设施推广使用。几年来,中国海油内部职工和国内外业界同行参加各级溢油应急培训达到3200人,组织参与120次溢油应急演习,应急作业程序升级到第5版。
2013年9月27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联合调研组专程来到渤海油田,进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和国家重大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简称国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专家给予了“在国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课题规划战略中具有带头和引领作用”的高度评价。
2006年至今,中国海油聚焦海上溢油应急需求,以“油污染防治技术开发”为重点,开展技术研究课题45项,其中国家级6项,总公司级16项,总经费8509万。逐步建立了溢油风险评估、监测预测、应急处置以及油污染修复等技术研发体系,并形成了多功能环保船、溢油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海上溢油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系统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与产品。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9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38篇;获得科技奖项10项,省部级以上5项。特别是中国海油自主设计研发的溢油漂移轨迹预测和卫星遥感监测软件系统对快速、精准围堵海面溢油提供了决策依据,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整体应急响应效率。
2014年2月27日,中国海油召开内部最高级别审查会,通过“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这是自2013年8月,中国海油按照“国家重大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开展专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海上作业在安全环保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海油以区域需求为导向,将技术、产品和服务相结合,从单一技术拓展到专业整体解决方案,为国家溢油能力建设做好技术储备。
资源共享,创新政企共建模式
溢油应急响应的速度与处置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在最短的时间调用最多的资源。2005年12月,海油发展采油公司代表中国海油与韩国海洋污染响应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4月和5月,公司分别与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天津武警五支队签署《应急响应资源共享协议》和《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合作协议书》,开启了与国际力量联手,政企资源共享、军民共建的合作发展模式,为有效利用和使用社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受益于政府将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提到了国家的高度,中国海油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统一协调的应急机制,目前双方正在探索“政企共建”的新模式。
与各海事局的合作,既能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又以市场化方式分担了政府的压力,履行了央企呵护海洋生态的责任。
截至目前,依托与交通部战略合作,中国海油与天津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和山东海事局签订了框架协议。与天津海事局在应急设备专业维护、人员培训
、港口/码头演习、应急联动和共建专家系统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由山东海事危防处主导,与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在资源共享、应急联动、人员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签订协议;与辽宁海事局就溢油应急基地共建基本达成一致。
由于合作模式的探索刚刚起步,中国海油将以培训、应急演习、设备专业化维护和基地共建为切入点,逐步在溢油应急的策略制订、资源协调和应急指导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努力使中国海油的溢油应急力量成为“国家队”之一,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
新闻链接:
1. 由北向南建立起8个溢油应急基地
综合基地是某一作业区的应急指挥中心,拥有对所辖区域的卫星基地和设备站/点的指挥与协调功能,同时综合基地还是中国海油对外的重要环保展示中心,且可根据所在海域的海况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
卫星基地是对某一作业区综合基地的补充,其所配备的设备可处理500吨以下的溢油应急险情,并可独立开展培训及演习演练活动;
设备站/点是对卫星基地的补充,其所配备的设备要求能够处理50吨以下的溢油应急险情,可在其他设备站/点的配合下完成指定的演习演练活动。
2.环保船
目前中国海油已经建成5艘多功能环保船(海洋石油251/252/253/255/256),其中海洋石油251服务于惠州,海洋石油252和海洋石油253服务于渤海海域,海洋石油255服务于南海西部海域,海洋石油256服务于南海东部海域。同时,另有4艘环保船正在建造中,预计于2015年投产使用。专业环保船的建造与投产运营对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是极大的提升,将溢油应急事故的处置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提高了溢油应急响应的速度与效率,因此,按照专业化、系列化原则,计划到2020年完成一个15艘环保船的舰队建设,配合溢油应急响应基地的建设,服务范围将全面覆盖中国海油的作业区域。
海洋石油251是我国第一艘多功能溢油回收专用船,
本船配有专用溢油回收设备(撇油器、围油栏)、监测雷达、消油剂喷洒装置和消防设备等,属于A类浮油回收船,能够进入受溢油源失火和爆炸影响的区域进行作业。船上溢油监测、通讯和导航设备配置齐全,可以作为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协调、指挥海上联合溢油回收行动。本船不仅是我国在海洋溢油防治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溢油应急反应能力,为应对海上大面积溢油污染提供了有利地保障。
海洋石油251总长47.5米,宽9.4米,吃水3.1米,航速11.5节,回收舱容350
方。根据溢油回收作业特点,本船结构特殊,设计巧妙,采用双机双全回转舵桨推进方式,可以原地回转、微速前进(0~4节),能够配合溢油回收系统使回收效果达到最佳。配置的内置式动态斜面溢油回收系统(DIP
MS100)回收能力为100方/小时。回收设备内嵌在船体首部结构中,成为船体的一部分,通过液压控制方式将首门打开即可进行回收作业。隧道式结构使收油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克服了传统侧挂式收油设备效率低、适应油品范围小和耐波性差的缺点,并且省去了安装环节,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此外,内置式收油模块还包含垃圾回收子模块,可同时回收海上漂浮垃圾。它可独立进行围油栏布放、拖带、回收和消油剂喷洒作业,亦可与其它辅助船只联合作业。
海洋石油252/253是继海洋石油251成功运营后,依托总公司科技发展部《环保工作船科研成果》为渤海海域专门建造的两艘环保船,旨在加强渤海海域溢油应急能力,为海上油田提供测试井液、污油水回收和其他服务。
渤海海域现有近六十座采油平台,六条FPSO,八艘钻井船,四个陆地终端,并且采油平台数量在不断增加,海底管线和原油运输密度也在不断增大,对防油溢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十二五”期间,为实现总公司“二次跨越”的目标,有限公司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任务迅速增长,年测试井将达20口以上,必须对废液落海和开发井排液进行有效防护。
渤海环保船主要用途:测试井液、污油水回收;溢油监测/回收;平台供应与守护。海洋石油252/253总长68米,宽16米,设计吃水5米,主机功率4×1100KW,四机双调距桨推进,最大航速13.2节,该续航力6000海里,自持力30天,定员17人。
该船设置测试井液回收舱,回收速率为100方/小时,装载能力为550方,并可将回收的测试井液反输至生产平台。为提高作业安全,该船还配备了氮气系统和高速透气系统,用来控制舱内气体组份及舱内压力。回收舱设有加热功能,以保障测试井液的流动性。
该船配置了荷兰产Seadarq溢油监测雷达,有效监测距离达4.5公里,可24小时进行监测。溢油回收系统是芬兰LAMOR公司生产的舷侧内置式收油系统,回收能力为2×100方/小时,最大扫油宽度约40米,适应风浪能力强。同时还配置消油剂喷洒装置,消油剂喷洒能力为15方/小时。
该船可向平台供应轻柴油,淡水,钻井器材和生活物资等。轻柴油舱容540方,淡水480方,钻井压载水820方,甲板面积370平米,载货能力为500吨。该船能兼油田守护值班,具有救助作业能力,能搭载获救人员100人,配有两门600方/小时对外消防炮,其中一门为水/泡沫两用炮。
环保船投入使用后,将解决勘探测试作业、油田投产前的排液过程、废液落海问题,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渤海油田群的溢油防治能力。